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文章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站在這個全新的歷史方位上,廣大黨員干部要涵養踐行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四種品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提供強大支撐和堅強保障。
涵養“敢于斗爭”的膽魄氣節。敢于斗爭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內涵,是我們黨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不竭動力,其所體現的是敢于直面風險挑戰、勇于戰勝困難挫折、善于解決矛盾沖突的精神狀態。“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新時代的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傳承好我們黨百年奮斗中敢于斗爭的歷史經驗,堅定斗爭意識、強化斗爭力量,把握斗爭形勢、遵循斗爭規律,積極主動到各種重大斗爭中磨礪摔打,勇蹚改革“深水區”、打好發展“攻堅戰”,練就敢于斗爭的實踐本領,為有效應對前進路上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驚濤駭浪夯實根基。也只有克服不愿斗爭的“軟骨病”、不敢斗爭的“恐懼癥”和不會斗爭的“無能癥”,廣大黨員干部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愿意斗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一往無前、戰無不勝。
涵養“自我革命”的雄厚底氣。“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一百多年來,之所以我們黨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實現一次次超越,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戰斗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擁有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的自我革命精神。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打鐵必須自身硬”的精神推動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確保我們黨能夠一以貫之保持肌體健康、提升執政能力、改善政治生態。要著眼于世情、國情和黨情,清醒認識“四種危險”“四大考驗”,不斷審視自我、反思自我,善于批判和自我批評,自覺主動地摒棄不合時宜的、損害黨的形象的、弱化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思潮和行為,并在各種風險考驗中鑄就較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從而實現自我不斷提高,把黨的自我革命優勢轉變成長期執政優勢。
涵養“艱苦奮斗”的實干作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艱苦奮斗是新時代黨員干部踐行歷史使命的重要品質。實踐充分證明,歷史不會傾心猶豫者,不會等待懈怠者,更不會憐憫畏難者,只會永遠眷顧堅定者,永遠支持奮進者,永遠厚愛搏擊者,惟有奮斗才能勇立潮頭,惟有奮斗才能不負這個偉大的時代。因而,廣大黨員干部要永葆艱苦奮斗的本色,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將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充沛的勁頭注入到復興之路中。一方面,要堅定奮斗志向、樹立遠大理想、建立明確目標、增強信念信心、激發前行動力,擼起袖子加油干,把個人夢想與國家前途、民族復興結合起來。另一方面,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在黨和國家事業面前,不能因有所成就而暫緩,也不能因艱難挫折而停滯,始終在奮斗的征途中昂首闊步前行。
涵養“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們黨為民宗旨的集中體現。這也就是說實現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這深刻啟示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在發展中尊重民意、集合民智、匯聚民力。要走好群眾路線,體察民情、傾聽民意,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利用互聯網時代的便利性,充分發揚民主,發展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讓人民能夠有效、有序地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要站穩人民立場,把人民滿意、人民生活得到真正改善、權益得到真正保障作為檢驗黨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標準,切實干一番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的實事,解決人民群眾迫切希望解決的難事,化解人民群眾愁心事、煩心事,創造經得起人民群眾檢驗的業績。(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鏈接:http://www.gfc-spain.com/2022/1009/1181034.shtml
作者單位:龍巖市武平縣湘店鎮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span>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